400-821-0778
产品
  • 产品
  • 品牌
  • 解决方案
  • 新闻
首页 - 解决方案
水分活度真的对制药有帮助吗? 第三期:水分活度与制剂崩解时间探讨

2025-08-25

返回列表

在制剂开发过程中,崩解时间是一项关键的质量属性。崩解时间的控制不仅影响药物的溶出和吸收速率,还关系到产品的稳定性和疗效。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第0923章和《美国药典》(USP-NF)<701>章节的规定,崩解时间是评价固体制剂质量的核心指标。


近年来,水分活度(Aw)作为衡量制剂中水分可利用性的关键参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探讨水分活度在控制制剂崩解时间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应用案例和实验方案展示其研究价值。

 

一、水分活度对制剂崩解时间的作用机制

制剂中的崩解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需吸收一定量的水分才能充分膨胀并发挥作用。水分活度决定了辅料对水分的吸附能力。


制剂中使用的晶型辅料,如乳糖、山梨醇等,其水分吸附与释放行为会受水分活度影响,从而改变制剂的物理特性。适当调控水分活度可以优化制剂的崩解性能,同时确保其在储存期间的稳定性。


二、案例分析:使用晶体辅料与水分活度的结合控制崩解时间

1. 案例背景

某抗生素片剂的崩解时间要求为30秒以内,但批次间存在显著差异,部分样品崩解时间超过了标准限制。


2. 解决方案

① 晶体辅料选择:选择了两种不同晶型的乳糖(无水乳糖和一水乳糖)。


② 水分活度调整:在一水乳糖的配方中,通过调控制剂的水分活度至0.45-0.55 Aw,确保乳糖晶体的水分释放能够均匀触发崩解剂的膨胀。对比无水乳糖的配方中,调整水分活度至0.30-0.40 Aw,避免辅料间过度吸湿导致硬度变化。


3. 结果

调控后的一水乳糖配方中,崩解时间从原来的45-60秒缩短到25-30秒,并在多批次测试中保持一致性。

 

三、以下为设计应用水分活度研究崩解时间实验方案的一个思路

1. 实验目标

研究水分活度对制剂崩解时间的影响,优化配方设计,提升制剂质量一致性。


2. 材料与方法

① 材料准备

主药:对乙酰氨基酚。

辅料:羧甲基淀粉钠(崩解剂)、一水乳糖(稀释剂)、硬脂酸镁(润滑剂)。

设备:水分活度仪(用于测定制剂的水分活度)。

崩解仪:用于测定崩解时间。


3. 实验步骤

① 配方设计:制备含不同水分活度的片剂样品组,水分活度设定范围为0.30-0.70 Aw,间隔0.05。

② 储存条件:样品储存于不同湿度条件(30%、60%、90% RH)下,平衡24小时后测定水分活度。

③ 崩解测试:按《中国药典》崩解测试方法测定崩解时间。


4. 数据分析

对比不同水分活度下的崩解时间。

分析辅料类型与水分活度的交互作用。


5. 预期结果

水分活度与崩解时间的关系:低水分活度样品崩解时间较长,高水分活度样品崩解时间较短但稳定性较差。水分活度范围:结合实际崩解需求与稳定性,确定理想的水分活度范围。


水分活度是影响制剂崩解时间的关键参数,其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制剂质量的一致性与稳定性。通过调整晶体辅料种类和控制水分活度,不仅可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还能为制剂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本文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作为类似研究的参考,希望为水分活度在制剂开发中的应用提供更多启发。



点击下载

请输入以下信息
手机号
* 发送验证码
验证码
*
姓名
*
邮箱
*
公司
*
感兴趣的产品
*

Delivering Growth – in Asia and Beyond.

  • 首页
  • 在线留言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
  • Think Asia. Think DK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