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1-0778
产品
  • 产品
  • 品牌
  • 解决方案
  • 新闻
首页 - 解决方案
ZetaView F-NTA助力冠状病毒的滴度检测

2024-12-16

返回列表

有效检测病毒滴度是病毒研究与诊断中非常关键的工作。目前,较为常用的病毒滴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qPCR法、TCID50法、PFU法。但这些检测方法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对操作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一种快速、可靠的病毒滴度检测方法无疑会极大地简化研究人员的病毒定量工作。


基于荧光标记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的新方法F-NTA(fluorescence-based 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法,既可以通过荧光信号特异性地识别病毒颗粒,又可以借助NTA技术简单可靠的实验操作来快速实现病毒颗粒的定量检测,这为病毒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病毒定量检测方法。


本文以热灭活的野生型冠状病毒(SARS-CoV-2 B.1,如图1)和δ突变型冠状病毒为例,演示了通过F-NTA方法快速完成病毒定量的过程。文中所有实验均在生物安全等级2级(BSL-2)的实验室条件下完成。


图片

 图1:野生型冠状病毒SARS-CoV-2 B.1的电镜图片


图片

图2:冠状病毒的结构


冠状病毒表面有刺突蛋白(如图2),可以通过Alexa FluorTM 488对刺突蛋白进行抗体荧光标记。抗体荧光标记完成后,通过ZetaView® PMX-420 QUATT分别在散射光模式和荧光模式下对野生型冠状病毒和δ突变型冠状病毒进行NTA检测。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野生型冠状病毒在散射光模式下测得的粒径值(X50)是118.6nm,浓度是4.5*109个/ml,在荧光模式下测得的粒径值(X50)是115.7nm,浓度是5.3*108个/ml;δ突变型冠状病毒在散射光模式下测得的粒径值(X50)是119.1nm,浓度是1.2*109个/ml,在荧光模式下测得的粒径值(X50)是125.5nm,浓度是1.6*108个/ml。


图片

图3:野生型冠状病毒(上)和δ突变型冠状病毒(下)分别在ZetaView散射光模式(灰色)和荧光模式(红)下的检测结果


图片

由此结果可以看出,表面带有刺突蛋白的真实病毒颗在所有颗粒中的占比并不是很高,样品中存在大量类似的干扰颗粒。即便如此,通过F-NTA的方法也可以从众多颗粒中直接、快速地检测到真实的病毒颗粒信息。相比于传统的病毒定量方法,F-NTA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数据稳定性更好,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


点击下载

请输入以下信息
手机号
* 发送验证码
验证码
*
姓名
*
邮箱
*
公司
*
感兴趣的产品
*

Delivering Growth – in Asia and Beyond.

  • 首页
  • 在线留言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
  • Think Asia. Think DKSH.